内容摘要:本站讯2016年12月16日,我院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发布了《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关键词:绿色发展;广东;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政策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2016年12月16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发布了《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和编制,发布会由科研处副处长杨广生主持,赵细康副院长致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大磊介绍了成果情况,相关科研人员及媒体与会。
与现有大多数研究在特定时点上对绩效与水平维度“共时性”的评价不同,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中创新性运用环境经济学中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基于历时性思维,将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纳入评价范畴,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与公正。《报告》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维度,遴选了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等11个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
2015年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惠州、中山、深圳、东莞、湛江、佛山等6市绿色发展指数得分较高,分列1至6位,得分(以千分制计)位于778-837分之间;揭阳、河源、广州、汕尾等4城市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分别位居第7至10位。
从分区域来看,珠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领先其他地区,珠三角9市绿色发展指数评价平均得分为750分,位居各区域之首;其次是粤西和粤东,平均得分分别为717分和711分;粤北地区以641分位暂居最后。从发展水平来看,高收入水平地区总体上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较低收入水平地区也有机会和能力实现较高的绿色发展水平。从主体功能区划来看,广东优化发展区保持着较高的绿色发展水平,说明较好实现了其“着力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发展方式、优化生态系统格局”等功能定位。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说明这些地区仍需加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力度,进一步将
“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
广东绿色发展指数得分与排名
(文 /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 )